从精酿啤酒季到云南市集,SKP创新出售“生活方式”

2025-07-07    IDOPRESS

文|李振兴

北京SKP作为中国高端商业的标杆,正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重新定义高端消费场景。从5·1期间开启的精酿啤酒季,再到最近的"最野云南"风味市集,SKP以文化体验为纽带,将商品消费升维为生活方式沉浸,为提振消费市场提供了独特的“SKP方案”。

6月28日至7月27日,SKP-S携手云南省驻京办,将大理、石屏等地的时令美食与菌子季鲜菌直采进京,下关坨茶、保山小粒咖啡、悬崖崖蜜等云南风物集体亮相。

市集不仅是食材展销平台,更成为文化体验场。大理扎染非遗制作、白族甲马拓印等互动活动,让消费者在品味云南风味的同时,也可以让暑期的中小学生深度感受少数民族文化魅力。

除了展现地域文化资源的整合能力,SKP的创新活动布局呈现出鲜明的节奏性与主题化特征。此前的五一假期,SKP-S还在四层露台变身精酿啤酒文化枢纽。SKP-S与El Nido联手打造的消费盛宴,集结了丹麦Mikkeller、美国Monkish等9个全球顶尖精酿品牌,带来超过120款风格各异的精酿产品,其中El Nido的啤酒冰沙与中国本土厂牌如厦门沙坡尾、武汉蔓延酿造的创新酒款尤为亮眼。活动现场在五一假期期间构建起“味觉+视觉+运动”的多元消费场景。

其中,会员消费满额赠酒、跨馆体验联动等机制,打破了物理空间界限,构建起“体验-消费-再体验”的闭环生态,这种布局使客单价较单一场景提升约30%。

在业内人士看来,SKP密集推出精酿啤酒季、云南风味市集等创新活动,其初衷在于应对高端消费市场的深层变革。《2025年奢侈品行业消费趋势洞察》指出,一线城市消费者正从“产品消费”转向“体验消费”,更看重品牌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SKP的活动设计精准把握这一趋势,通过三大维度实现消费场景的重构。

“高端消费的场景很多,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只是最基础的内容,各种体验能够让消费者从被动购买者转变为文化参与者,这种沉浸式体验显著延长了消费者停留时间。”一位消费者告诉中华网财经。

数据显示,此类活动的客群平均驻留时长较传统零售场景提升40%。

对SKP而言,精酿啤酒季吸引的25-40岁消费群体中,30岁以下客群占比达35%,较SKP传统客群年轻约10岁。云南市集的非遗体验活动则吸引了大量家庭客群,客群结构的优化为SKP注入长期增长活力。SKP则开创了“文化主题+体验场景+消费转化”的新模式,证明了文化IP可持续运营的商业价值。这种从卖“商品”到卖“生活方式体验”的转型,不仅为自身开辟了增长新曲线,更成为激活消费市场、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zx028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最新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