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枣文化脉络 品味中华红枣文化

2021-12-01   

天气日渐寒冷,不觉间又到一年滋补季,红枣开始频频出现在中国人食补的场景中。你可知道,看似寻常的小枣,距今已有八千年的种植历史,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更是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红枣文化。

世界红枣看中国,中国红枣看新郑。1978年,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炭化枣核,揭开新郑8000年的红枣历史。古往今来,人们种枣,研究枣,变着法儿吃枣。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劳动人民,都涌现出大量围绕红枣创作的诗歌、绘画、故事、谚语等艺术创作。可以说,枣巳经进入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极其丰厚的枣文化淀积。红枣,在漫长岁月里,早已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古籍中的红枣

早在三千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先民对枣的吟颂。《诗经·豳风•七月》中有诗言:“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而中国第一本独立词典《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记录解释枣品种的书,其记录的周代枣品种已有壶枣、要枣、白枣、酸枣、齐枣、羊枣、大枣、填枣、苦枣、无实枣等十一种。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仪礼·聘礼》中,不仅有关于枣的记录,更是指出红枣在古代就是诸侯间表达礼仪的礼物。枣、栗是古代诸侯相互借路相互问候之际,带给掌管朝觐官员的礼物,《仪礼·特牲馈食礼》和《仪礼·有司》中讲,诸侯及下边的官吏每月初一祭庙,祭品种类除有规定的牲畜外,均有枣和栗,而且枣栗由谁摆放,都有讲究。

木本粮食的代表

《战国策》中有记载“北有枣栗之利…足食于民”,表明当时红枣已经被广泛种植;《韩非子》中记载了秦国饥荒时用枣栗救民的事件——“五苑之草著、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

可见,中华文明中将红枣作为经济作物育种的历史源远流长。红枣因其可食率高,用途广泛,食药同源,民间一直有“铁杆庄稼”之称,是最具代表性的木本粮食,在饥荒年代屡屡发挥救世济民的功效。

因此,早在《齐民要术》中就有专门的篇章名为《种枣》。该篇引用了《尔雅》、《广志》、《邺中记》、《抱朴子》、《西京杂记》等书关于枣的记载,同时记述了当时有关枣的栽培、加工、储藏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红枣与名人的不解之缘

传说“枣”这个名字,是由人文始祖黄帝取得的。相传,黄帝外出狩猎,又饥又渴,走到一片果林中,看看红红的果子,打下来尝了尝 ,发现脆甜可口;士兵请黄帝给果子赐名,黄帝挥剑在果树下的石头上画了一个象形字“棗”,取名“找”,意为找到果子。但因新郑人口音,口口相传念成了“枣”。

古代名人鬼谷子、杜甫、白居易、苏东坡、文天祥、纪晓岚等都以枣作诗,来称赞枣的品格。在白居易的《杏园中·枣树》写道“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清朝纪晓岚酷爱吃枣,在27岁时写下《食枣杂咏》六首,借枣明理,讲述做人须质朴、不可以貌取人等人生真谛。

民俗中的枣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人逢喜事总爱用红色来点缀装饰一番,而红枣在提亲、订婚、娶亲、生子、庆生、祝寿等喜庆场景都屡屡出现,为喜庆的氛围更增光彩。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订婚置办一些女方必须的布料、床单、化妆品和一些点心、红枣等礼品,由男方或介绍人(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叫送聘礼。女方接受了聘礼,算是正式确定了婚姻关系—订婚。无论是以前的送聘礼,还是现在的订婚仪式,都要有红枣,红枣的寓意是“早早(枣枣)结婚”。而结婚时向新铺盖上撒一些枣、花生、核桃,寓意是“早(枣)生贵子”。新娘怀孕,一旦知道,第一件事就是要让新娘吃上红枣。寓意是“早(枣)知道,早(枣)平安,早(枣)生贵子”。

端午节红枣粽子、中秋节枣泥馅的月饼、腊八节喝的腊八粥,过年蒸“枣山”给孩子,寓意背靠山枣成长……可以说中国红就是枣红,枣红就是中国红。红枣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中国文化,在中国传统的节庆活动里面都能用到红枣,它寓意着吉祥喜庆、美好事物早日到来,成为一个纳口福的化身。

食药同源话红枣

民谚说,“一日食三枣,红颜永不老”“要想皮肤好,粥里加红枣”“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红枣作为食药同源的五果之首,食补作用早已深入人心。

红枣春季护阳,夏季清心,秋季润肺,冬季补肾。红枣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美容抗衰,养肝排毒,安神助眠,缓和药性,抑制肿瘤,缓解疲劳,抗过敏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十大功效。红枣食用方法也很多,可以生吃、蒸着吃、煮熟吃、泡茶、煮粥、煲汤、入药等。

红枣富含营养有益健康,在国外已然跻身“超级抗癌食品”,据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研究人员发现,红枣中的某些化学物质能使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癌细胞产生“自杀反应”,从而破坏肿瘤的结构。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红枣中的提取物可治疗癌症。

综上,红枣在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中,因其天然的营养价值,喜庆的颜色,丰富的应用场景被赋予了多姿多彩的艺术内涵。红枣孕育了独特的红文化,最终汇聚其他文明成果形成了浩浩荡荡的中华文明。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最新

  • 永利“华章新绎—非遗灵感系列快闪”隆重启幕

    2025年4月1日,澳门 —— 永利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的“非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弘扬。
  • 九九维康:专业“两案”破解养老困局,开启精准养生新时代

    在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已超2.8亿,慢性病患病率高达75%,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困扰老年人的“隐形杀手”。然而,传统的健康管理模式往往停留在“病了再治”的被动阶段,缺乏专业的长期健康管理,包括慢病管理和未病健康管理。
  • 大地魂酒业2025春糖会战绩可喜可贺! 匠心非遗铸就品牌护城河

    春山可望,共赴征程。4月8日,大地魂酒业在绵竹麓棠温泉酒店举行"春糖战役庆功踏青之旅",全体员工齐聚非遗文化腹地,在氤氲温泉与青山碧水间,庆贺第10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斩获大量订单的辉煌战绩,以文化浸润与团队熔铸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国有资本联合民营经济 安泰优选携手孝宇乐龄打造产融结合新范式

    2025年3月5日,一场意义深远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见证了国有资本与民营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度融合的历史性时刻。孝宇乐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天津市安泰优选产业集群携手,共同开启了新时代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 淼医堂:以中医智慧点亮皮肤顽疾患者的希望之光

    在中国,皮肤顽疾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悄然笼罩着无数人的生活。牛皮癣患者忍受着鳞屑纷飞与红斑灼痛;湿疹带来的瘙痒如同千万只蚂蚁在皮下啃噬;皮炎反复发作,让皮肤屏障脆弱如纸......这些疾病不仅摧残着患者的身体,更消磨着他们的尊严与希望。然而传统治疗往往依赖激素,虽能短暂缓解症状,却埋下了依赖性与副作用的隐患。当“治标难治本”成为常态,患者们开始渴望一种既能根除病灶、又无后顾之忧的疗法——淼医堂的出现,恰似一束穿透阴霾的光。
  • 创新驱动品类革命:蜜知道以“黑科技”重塑蜂蜜轻饮行业格局

    随着健康消费浪潮的兴起,中国轻饮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据《2024中国饮品消费白皮书》显示,68%的消费者将“成分天然”列为饮品选择的首要标准,而蜂蜜水市场却陷入同质化竞争困局。
  • 诗丽堂又添省级新荣誉丨六名美容师被授予“甘肃省技术标兵”!

    近日,由甘肃省总工会、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对2024年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美丽一生集团旗下诗丽堂6名美容师荣获“甘肃省技术标兵”称号!2025年4月6日,“甘肃省技术标兵”(美容美发行业)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美博会主会场接受颁奖。
  • 初心如炬,闪耀前行丨 诗丽堂荣获“2025 福布斯中国美业卓越品牌TOP 100”

    二月三月正春风,一路繁花伴“诗”行。2025年3月18日,诗丽堂品牌来到了26岁生日之际,美丽一生集团在四川丽妍工坊星光大道广场举行“重温初心 再启新程”诗丽堂26周年企业文化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后,又于3月30日,在成都举办了诗丽堂26周年庆暨2024金穗奖颁奖盛典。
  • 儿童过敏营养科学发展高峰论坛落幕,活莱维新品发布引领行业创新

    近日,由儿童过敏防治与免疫调理领军企业HOLLYWISE活莱维主办的“整合医学·儿童过敏营养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儿童过敏干预营养医学实践班(第一期)”在南京凯宾斯基酒店隆重举行。会议汇聚了儿科医学、营养学、免疫学、中医调理等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围绕儿童过敏疾病的预防、识别、干预及营养医学应用展开深度探讨,并同步启动多项行业合作与创新项目,为儿童过敏防治领域注入新动能。

友情链接

Back to top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