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由于暴雨和海平面上升,水城威尼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水灾;2020年6月,阿拉斯加约5层楼高的冰川发生倒塌;今年的北半球更是“冰火两重天”,5月中下旬我国就有14个省出现35℃以上的高温,苏格兰却普降大雪……
起初,我们这些只是一次水灾、一次冰川消融、一次异常气温的偶然事件,殊不知这一切的背后,是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生态严重受损的恶果正在显现。面对危机,人类不断尝试多种“负碳”技术和方法,微藻凭借强大的“负碳”能力越发引起业界重视。
9个临界点被突破,负碳行动迫在眉睫
8月,知名科学期刊《自然》杂志指出,气候科学家们已经识别出的15个气候的临界点中的9个已经被突破,包括北极海冰不断减少、格林兰冰盖融化速度加快、西伯利亚冻土层开始解封、北美北方针叶林出现大量火灾和虫灾等。世界气象组织警示称,人类需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
根据IPCC2018年的预计,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碳排放量持续增加,极端气候还将频发,我们的地球家园或因气候变暖逐渐失控。为减少碳排放、遏制全球变暖,全球各界纷纷行动,陆续出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协议,我国也于2020年9月明确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
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除了减排,各项“负碳”技术全面展开攻关。在8月9~10号召开的中国海洋湖藻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专家们就藻类的负碳价值展开探讨。其中,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与地球学院高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徐聪等专家学者就海藻的碳中和潜力、高效固碳藻种的选择等话题深入分析,再次为藻类产业助力碳中和提出关键性建议。
固碳能力惊人,微藻综合效益显著
作为初级生产者,藻类能够捕食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色素等高附加值产品,地球上约有60%的二氧化碳是由藻类固定的。其中,微藻的光合效率是地球生物中最高的,且具备生长速率快、适应环境能力强等优点,固定二氧化碳示范能力可达每年万吨级,相当于陆生植物的10~50倍。
同时,微藻培养不占用耕地、不消耗淡水,且微藻本身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糖等,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能源、医药等不同领域。截至2022年5月,我国已有螺旋藻、雨生红球藻、裸藻等9种微藻(包括微藻制品)获批为普通食品原料。因此,微藻受到一众企业青睐,如云南绿A推出的天然螺旋藻精片获得我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可作为免疫调节、抗疲劳及调节血脂的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认可。总之,兼具经济效益和固碳价值的微藻产业,必将在“双碳”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为微藻产业领军者,绿A一直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其自主创新发明的螺旋藻废水循环使用新工艺,为螺旋藻规模化生产洁净养殖和二氧化碳减排运用在国内和国际提供了技术示范。2015年,绿A凭借在经济与环境和谐、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优异表现,成为“国际碳金奖”首批候选企业。
“负碳”并不意味着降低生活质量,相反,微藻负碳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反而让我们能够有选择地构建理想生活。未来,随着微藻产业化落地的加大,微藻的综合效益将进一步得到释放,进而延伸产业链条,为多领域、多行业转型升级助力,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营造低碳、健康生活助力。